眉山市“三位一体”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眉山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组织领导、课堂教学、队伍培养,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坚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盘棋统筹
一是落实主体责任。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列入市委常委会重要议题和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年度工作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年到高校为师生讲授形势政策课。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同志定期进校听思政课,与青少年学生面对面谈理想、话未来。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建设。
二是建强统筹平台。统筹谋划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出台《眉山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中心建设方案》,建立一体化协同推进机制。依托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眉山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研究中心,组建由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领衔、各在眉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小学思政课正高级教师为成员的专家委员会,推进中心建设。
三是加强互融互通。发挥一体化研究中心引领带动作用,遴选中小学校纳入眉山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研究中心成员单位,搭建集教学研讨、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于一体的思政教育平台,组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交流探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困境,着力打破各学段思政课“各自为阵”状态。
二、坚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推进
一是完善思政教学体系。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进课堂;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激励作用,分学段开展教学活动,提升立德树人实效。
二是创新文化育人模式。将东坡文化等本地特色融入思政教育,通过编创“东坡诗词操”、组织开展“东坡小书童”品牌文化活动等,坚定学生文化自信。成立“东坡文化讲师团”,通过“流动课堂”“定点课堂”,宣讲东坡文化,形成一批适合各学段、可复制、可推广的思政“金课”及课程群。
三是丰富社会实践资源。整合优势资源,依托永丰村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等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基地,组织开展现场教学、红色研学等,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三、坚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揽子保障
一是健全工作队伍。配齐建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在省级公费师范生中优先培养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充实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出台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坚持师德师风教育全覆盖、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确保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能力本领过硬。
二是抓实培养培训。着眼思政课多头培训问题,坚持统筹兼顾和分类指导相统一,统筹各学段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培养,每年选派高校思政课教师下沉中小学,开展思政课教师培训和研修活动,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三是强化典型引领。建立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网络资源库,鼓励各层级思政课教师加入名师工作室,提升专业素养,发挥辐射作用。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五端发力上好“大思政课”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着力在强化组织领导、打造育人阵地、丰富学习载体、建强师资队伍、注重协同联动等方面下功夫,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构建齐抓共管“大体系”
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成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学院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通过召开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专题会等,着力解决思政教师职称评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等思政工作重难点问题。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出台《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实施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方案》等11个配套制度,形成“1 x”制度体系。
二、建设线上线下“大课堂”
建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程群,开设《中国共产党党史》等通识选修课,构建“必修课 选修课”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凝练“师表”文化特色,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立项省级规划教材课程2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巴蜀文化、区域文化为根基,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打造特色课程。建强网络育人矩阵,运用微信、微博、掌上幼专、学校k8凯发官方网址官网等平台,推荐思政作品、讲好校友故事、展示校园风采,打造集资源共享、在线互动、网络宣传于一体的育人阵地。
三、搭建校内校外“大平台”
加强日常思政教育,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论坛讲坛、专题报告会等,传播主流价值。实施校园文化浸润行动,以传统文化和师表文化为核心,构建以“一馆一苑一中心三廊五楼七路”为主的特色校园景观,打造“两风三质四雅”文明校园。突出美育特色,形成“道才技贯通、文教游一体”的 “四雅六艺”美育模式,提升师范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以川南纪念馆、名人故居和烈士陵园等为载体,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时代新人。组织学生参加“四点半课堂”“关爱留守儿童”“六净六顺”、内江大千龙舟文化节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在助力乡村振兴、改善农村面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社会实践中砥砺品格、磨练意志。
四、建好专兼结合“大师资”
开展“甜城英才”等专项招聘,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落实党政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二级学院和党委部门负责人、专业课骨干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骨干用心用情讲好思政课,邀请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社科理论界专家、行业先进模范现场辅导。坚持“内培”与“外训”“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全覆盖实施思政课教师职后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依托研修基地、图书馆等场所,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理论研修、实践研修。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和名校进修计划,组织教师赴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参加培训,大力选拔培育优秀思政课教师。
五、唱响协同育人“大合唱”
将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专业建设等相结合,巩固拓展“一支部一品牌一亮点”创建成果,凝练优秀支部工作法16个,初等教育与科技学院教工党支部入选教育部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将思政课建设与教学科研相结合,精准对接师生需求,全面关爱学生,教师获“全国外语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一等奖、首届“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二等奖;学生参加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获全国大赛三等奖2个、省级一等奖11个。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治教育基地、乡村振兴教育基地等近30个,联合开展法治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宪法宣讲等共建活动80余次,受益人数2300余人次。